营口地区高句丽长城

2015.12.17 阅读量:478

      高句丽是活跃在我国东北地区古代民族,在春秋、战国至汉初,高句丽族人积极与周边民族接触、融合和吸纳先进文化,使其逐步发展进步起来,最终于公元前37年在扶余人朱蒙的带领下,在汉设玄菟郡所属高句丽县境内建立政权—国号高句丽。历时705年。公元668年,高句丽政权被唐和新罗联军所灭。

      隋唐时期,中原地区由于王朝更叠,高句丽借机不臣。为此,隋唐为了收复失地,多次进行征服高句丽。荣留王即建武,是高句丽第27位王,惧怕唐朝的征伐,便从荣留王十四年即唐太宗贞观五年(631年)二月起,至宝藏王五年即唐太宗贞观二十年(646年),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共用了16年 的时间,修筑了一条东北自扶余西南至海长达千有余里的长城。这一长城的实际走向和分布情况,学术界观点不一,李建才、冯永谦等先生及学者为了搞清高句丽千里长城的大致情况做了很多工作。

      2002年4月辽宁省长城学会和营口市市博物馆的考古人员针对高句丽千里长城重要线段(营口段)进行了考古调查。以期通过实地调查发现,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经过实地调查了解,确有重大发现,使原本不知道在营口地区的高句丽千里长城,已有了明确的走向及对保存现状的了解。 

我们这次在营口地区调查高句丽千里长城,是依据《旧唐书》、《新唐书》与《三国史记》等文献记载高句丽千里长城“东北首夫余,西南属之海”所示的地理位置进行的。我们认为,根据隋唐之际高句丽的势力范围,此时的“西南属之海”只能在今营口地区,除此之外无符合历史条件的合适地点。为了便于寻找遗迹的原因,我们首先到营口海滨进行调查,这里应有“西南属之海”的高句丽千里长城的遗迹。由于那里有些地名让人注意,如前岗子、后岗子、小边等,同时它们又处于南北一条线上,尤其是在海滨,这里原本为坦平的原野,怎么会有什么岗子、什么边等这样的地名,这不能不让人联想到可能与古代长城有关,在很多地方靠近古代长城的地方,都有相同或类似的地名,他们都是因为其附近有古代长城而被命名的。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在营口地区的实地调查就是从海滨开始,即由南向北调查。南起营口市老边区柳树镇前岗子村淤泥河北岸,由此起向北去,经后岗子、小边,小平房、老爷庙、赵平房、老边、孙家岗子、周家岗子,下土台、前高坎、后铺子、滚子泡、腰屯、长屯子、旗口、前老墙头、后老墙头、腰会、小边西、二道边等村屯。每到一地我们首先是向当地熟悉本村历史状况的老年人了解情况,随后并经他们带领到现地去调查。到现地后,确实见到了残存的长城遗迹,虽已颓坍或被耕种,但仍存有很明显的土岗子。 因此,确知在营口地区存在一道自南而北走向的长城。这道长城在营口地区出现,根据我国历代修筑长城的实际情况,除了高句丽修筑长城能达该地区外,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朝代在营口地区修筑过长城,故此可以确定这道自南而北的长城,就是高句丽在唐初费时十六年所修筑“东北首夫余,西南属之海”的南端近海段的“千里长城”遗迹。

营口地区的高句丽千里长城,根据这次考古调查所见,其长度如果从海城市太子河—辽河岸边算起,至营口市老边区柳树镇前岗子村南淤泥河岸边止,其长约为105华里。这些长城经线恰位于战汉与辽金的两个不同时期的海岸线之间,其地理位置符合历史时期海岸线变迁的情况。

      经过调查得知,这道长城南起营口市老边区柳树镇前岗子村淤泥河北岸,向北去,出营口市界后进人鞍山市所属的海城市南界,经西四方台、牛庄等地即与后世的明长城相接;明长城在三岔河〔即辽河、浑河、太子河三河汇合处)南,转到太子河东岸,自此向北,即利用高句丽千里长城旧基修筑,经500余里至开原市镇北堡离开高句丽长城折而东去复转南,而高句丽千里长城却仍直北而去,经昌图县进人吉林省,抵松花江南岸,全长一千余里。

      当时高句丽为防止唐军西南方面进攻收复辽东,选择此位置,是符合地理条件和军事要求的。唐军从西而来,此地长城南北一线,止于营口,不仅将营口之北的各山城置于长城线内,即在营口以南,也即辽东半岛的大连市辖区的金州区的高句丽大黑山山城、魏霸山城、瓦房店市得利寺龙潭山山城、营口市辖区的盖州市青石关高丽城山山城、烟筒山山城、鞍山市辖区的海城市营城子山城等,全部包括在长城防线之内。而最北端长城抵于第二松花江边,则整个高句丽西面的全部地域也包括山城在内,都有了长城屏障。因此,这道长城的选择路线是符合当时高句丽军事防御要求的。

      高句丽千里长城西南至海段,在过去极为不清楚的状态下,经过在营口地区的考古调查,得到了极为明确的材料,并有遗迹发现,可以说高句丽千里长城西南端抵于营口海滨,得到了考古调查的证实。

                                         崔艳茹


移动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