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科技保护工作刍议

2008.05.15 阅读量:452

营口市博物馆 魏耕耘

  文物,作为历史的物质遗存是人类文化的载体,是历史的重要见证。保护文物,就是对历史负责,就是要使这个载体延年益寿,传于后世。积极开展对文物保护的科学研究,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文物保护工作,是文博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提高文物科技保护意识是开展文物科技保护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文物保护技术是采用科学技术的手段对文物进行保护,但是要注意保护修复对象的特殊性,要有正确的保护意识。正确的文物保护意识,包括尊重和保留文物所特有的历史信息、尊重和保留原有材料和工艺的真实性、新增部分须具有可识别性、措施的可再处理性等。

  根据以上原则,我们必须坚决反对将不成熟技术随便使用在文物保护工作上。因为不适当的养护方法和修复工艺会给文物带来的后患无穷。例如,50年代末期曾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丙酮溶液涂布脆弱丝织品。当时确能增加其纤维强度,起到加固作用,但仅20多年后即老化变硬。教训是短暂的加固,永久的损坏。另外,对文物进行修复养护时,应尽可能多的保留历史信息,不要一味追新。例如对金属文物的修复,应尽量保留那些无害的、美观的锈蚀物,因为这些代表了文物饱经风霜的沧桑美,是文物珍贵价值的标志。

  要对文物科学维护。有些文博单位把文物送进库房就不再理会,保管人员只注册登记,而忽略了文物本身的自然损害。例如,一件残损的彩绘器物,在发掘后修复人员对它粘接补缺完成后就认为保护结束了,这是不够的,如果没有合适的保存条件,器物上的彩绘就会因气候变化、空气污染、光线辐射和生物危害等侵蚀而逐渐酥粉、起甲和脱落。很多文物,由于保管者的科技保护意识不够,文物没有得到很好的科学维护,正在“慢性死亡”。

  为了保护文物,文物档案要细致全面,不但要有年代、尺寸,还要有修复保护记录,保存环境和病害的长期记录。科技的进步要求文物档案日趋科学化、规范化。记录文物档案不应放弃任何细节,应最大量吸纳相关信息。例如,文物来源、出土环境乃至文物出土当日的天气等都可以帮助制定出更完善、更科学的文物保护技术方案。

  妥善处理经济利益和文物科技保护的矛盾。人是文化财产的创造者,同时也是历史遗存的最大威胁者,许多情况下,历史遗址、遗迹、遗存和遗物的保护处于被动无奈的局面。如大规模经济建设使大批地下文物遭到破坏,工作时间的紧迫和经费不足,都难以使文博工作者按常规去做保护工作;受经济利益驱使粗暴地对待文物,使大片遗址、文物周围受到威胁甚至破坏;过度开发而不顾文物的承受限度;为了城市现代化随意将古建筑拆毁,用新建筑取而代之等等。因而不少人认为,人为破坏文物的速度远远高于自然对文物损害的速度。

  2006年4、5月份,营口市博物馆、盖州市文管所配合辽宁省考古研究所在营口地区的盖州市太阳升办事处先后两次发掘汉墓八处。营口市博物馆从8月初开始整理修复这两批出土文物,历时四个月,共修复出近126件陶器,整理了75件完整器物。于2006年年底前完成了《汉风遗韵-2006盖州出土文物特展》的全部布展任务,创下了“当年发掘、当年修复整理、当年展览”的记录。及时的修复整理工作使出土文物得到保护,也避免了考古文物“定死”在库房的局面,充分发挥了文物的作用。

  营口市博物馆馆藏有营口地区出土的大量色彩鲜艳的彩绘陶器,作为小馆,文物科技保护的资金和技术力量极其单薄,但是营口市博物馆没有放弃对彩绘陶器的保护意识,积极向上级部门报告,申请资金和技术力量,以确保彩绘陶器不受到损害。营口市博物馆还经常在电视台、电台、报刊等媒体上宣传文物相关知识,提高各行各业市民的文物保护意识。

  二、注重文物科技保护人才培养是文物科技保护的关键

  在我国,文物保护者最早是以工匠的形式在博物馆从事一些修复工作,然后是理工科毕业的人员进入文物保护行业,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才陆续在有限的几个大学中开设文物保护专业。文物保护科学是一门新兴的,跨越文、理、工等各科的边缘科学,也是一门综合性科学。内容多,涉及面广,十分复杂。全国范围内培养大专以上学历文物修复保护人才的高校数量偏少,专业设置不均衡,培养能力有限,难以满足文博事业对文物科技保护专业人才的需要。

  在职培训方面,虽然在中国文物研究所和一些大学设置了许多的培训课程,但参加培训人员多局限在国家级和省级机构,地方修复保护人员难以参加,培训水平参差不齐,教育培训经费在文博系统的事业经费中所占比例较小。据一九九八年有关部门调查统计,文物系统文物保护人才奇缺,仅有几百人,队伍建设十分缓慢。这些都已成为制约我国文物科技保护事业发展的瓶颈。

  有关部门应该抓紧建立文物保护科研机构和负责培训文物保护人才的教育机构。在国家级机构的人员培训不能满足需要的情况下,各地应以省市为单位,在全省市范围内选拔在各个领域内(如青铜、陶瓷、书画、石质等)业务精通、实践经验丰富的文物保护人才组成团队,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深入到各市文博单位做兼职教师,办培训班,以解燃眉之急,使文物科技保护工作更具体、更实用。也可跨市开展“师承制”,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自由的学术气氛,开阔的事业空间,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文物保护科技骨干队伍,增强文物保护科技实力,区域内文物修复人员的互相交流是做好文物修复保护的重要保证。

  营口市博物馆虽属中小博物馆,但仍旧非常注重文物保护人才的培养。在2003年新馆建设时期,各个方面都大量需要资金,致使馆里囊中羞涩,为了节约三百元的搬运费,全馆职工利用周日搬运了二卡车的沙子,可就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使文物保护修复人员能系统地掌握文物保护修复知识,能科学地操作文物保护技术,馆领导班子决定拿出几千元的学费和补助费送修复人员参加全国性文物保护修复学习班。还在单位工作允许的情况下,多次派送相关人员到省博物馆学习文物保护修复技术,到兄弟单位参观学习文物档案的整理工作,积极争取省内考古学习机会,力求文物科技保护工作的完善。

  文博队伍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文物科技保护事业的兴衰成败。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曾经指出,要进一步加强文物事业的队伍建设,加强文物保护修复传统技艺的传承工作,逐步形成文博专业的人才梯队,他还强调,要把文博人才联合体的建设当作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的基础工作,坚持不懈地进行下去,造就一批思想好、作风硬、业务精、管理强的复合型人才,推动文博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加强文物科技保护经费投入是文物科技保护的重要保障

  一九九七年以前,博物馆没有文物修复费等专向保护经费。虽然从一九九七年开始,国家文物局向国家争取了馆藏一、二级文物和出土的重要文物的科技保护专项经费,但是面对庞大的文物家底,仍然是杯水车薪。经费投入的不足,致使一些遗址、遗迹、馆藏文物的科技保护条件远远落后。有些遗址是省级、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却只有一个员工甚至是临时工把守。迄今仍有相当数量的文物继续收藏在不利乃至恶劣的博物馆环境中,正在加速其毁坏,令人十分心痛!

  一些经济欠发达而文物资源又十分丰富的地区,如何在现代经济大潮下做好文物科技保护工作,尤其是如何迈过经费短缺这道坎,不使文物资源因经费短缺而遭受损失,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回答的一道课题。

  营口市博物馆面对经济困难,没有消极等待,而是勇敢迎接挑战,开拓思路,与企业联姻,互搭平台,多方筹集资金。博物馆帮助企业办展搞宣传,企业资助博物馆资金以支援博物馆建设。营口市博物馆又以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团队魅力,感动了社会,赢得了有识之士的个人捐助,极大发挥了博物馆的社会效益。不难看出,政府是文物科技保护经费投入的主渠道,但不是唯一渠道。企业、集体、个人都有可能是文物科技保护经费的来源。

  文物科技保护意识的欠缺,文物科技保护人才的极其匮乏,文物科技保护经费的投入不足,这些问题和困难,要从根本上解决,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和一个积累的过程,但我们不能停滞不前,只有开拓创新,努力探索新时期文物科技保护的新思路、新举措,才能使文物科技保护事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移动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