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博物馆应注重本地市民博物馆意识的培养

2008.05.15 阅读量:450

(辽宁省营口市博物馆馆长 贺雅贤)

  不久前,《中国文物报》刊发了一篇有关中小博物馆振兴的文章,读后颇受启发,尤其是其中的一组数据更引人深思。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博物馆事业已逐渐进入社会关注和文化建设的中心位置,博物馆已成为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然而,就观众量而言,我国博物馆与世界发达国家博物馆相比,我国少数大馆与多数的中小博物馆相比,差距不可小视。美国去年博物馆观众人数达8亿人次,人均年参观3次;我国年参观仅1.8亿人次,并且这里面少数大馆又占了参观人数的很大比例,如故宫博物院的年观众量竟占全国博物馆总观众人数的百分之二十。而在我国现有的2126座博物馆中,县市级中小博物馆就占全国博物馆总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这组数据最终暴露出来的是我国中小博物馆的观众人数稀少、服务功能不足的现状。

  县市级中小博物馆遍布城乡,无论从展示内容、规模还是活动影响范围,都与人民群众更接近,联系更密切,是知识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探究这些馆观众少的原因,这其中有中小博物馆自身条件及地理位置的因素,如基础设施差、展览服务水平低;地处非经济发达区、非旅游景区内及非重大题材的“三非”因素。还与中小城市流动人口数量,市民受教育程度、城市文化氛围等条件有关。很多小城市、县区的市民认为博物馆与自己的生活没有什么关系,尽管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各种餐饮娱乐场所火爆热烈,门前车水马龙,而博物馆则冷清惨淡,门可罗雀,即使是勤于学习充电的人,也往往选择图书馆、书店;家长们把孩子的教育“承包”给学校,节假日里忙着把孩子送进林林种种的培训班、特长班,却很少带孩子去博物馆参观学习。由此看来,市民缺乏对博物馆的正确认识,缺乏参观博物馆的意识也是造成中小博物馆观众稀缺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小博物馆要加强自身的发展建设,向社会宣传推广自己,培养公众博物馆意识至关重要。

  培养公众博物馆意识,首先要提升博物馆的社会知名度。有的中小博物馆受藏品、资金、技术等限制,多年没有举办展览或开展业务活动,似乎已经被社会淡化以至淡忘;有的中小馆一个展览几年甚至十几年不变,观众早已没了兴趣;还有的成为名不副实的“挂牌博物馆”。要吸引观众参观,就必须扩大知名度,结合本地区、本馆的特色,举办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展览,让市民感觉到博物馆是确确实实在存在于身边的。

  培养公众博物馆意识,要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据一份对博物馆观众的调查资料显示,受教育程度是影响观众参观频率的重要因素。中小博物馆不能决定市民受教育的程度,但可以营造出一种文化气息熏陶感染公众的思想与行为。通过借助于当地的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的宣传优势,进行文博知识讲座,开展征文、答题、竞赛、书画笔会等活动,向市民介绍城市历史沿革、博物馆藏品以及藏品背后的故事、历史典故等,使广大市民了解自己城市的悠久历史与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接受博物馆的宣传教育。与媒体合作开办“藏品鉴说、珍宝收藏”等栏目,营造“盛世收藏”的文化氛围,并为热衷于文物艺术品收藏与投资的人士,提供真伪鉴别、价格参考等方面的服务。使整个社会沉浸在一种悠久浓郁的文化气息中,让市民潜意识里产生到博物馆去看看的念头。

  培养公众博物馆意识,还要从学生做起。中小博物馆可以与当地学校建立固定的联系,结合学校有关课程的教学内容,对教师进行辅导,为其提供参考资料、教具等;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结合课堂学习,做好陈列讲解和辅导;建立学生活动室,对不同年龄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举办绘画、制作小标本、拓片,有条件的可以进行陶器的烧制;与学校配合组织“科学夏令营”、“爱家乡夏令营”,安排游览、参观历史遗迹、知识竞赛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树立博物馆在学生心中的地位,将他们吸引到博物馆中来。

  培养市民的博物馆意识,最终使参观博物馆的行为成为市民学习和生活的自觉习惯之一。这样,中小博物馆既可实现良性循环发展,对国民科学文化等素质的提高以及国家凝聚力的培养、和谐社会的建设也将产生重要的作用。


移动端网站